在當今復雜的威脅形勢下,網絡攻擊不可避免,因為惡意攻擊者變得越來越老練,以牟利為動機的攻擊變得越來越普遍,新的惡意軟件家族層出不窮,因此對各種規模的企業組織而言,提前制定好有效的攻擊防范計劃就顯得尤為重要。
IBM最新一期《數據泄露成本》報告顯示,全球數據泄露事件平均成本已升至每起近445萬美元。雖然數據被盜是入侵的明顯影響,但利潤和企業聲譽的損失也可能對企業造成重大甚至持久的損害。
隨著網絡威脅的數量不斷增加,了解學習可能會危及到客戶在線身份的常見身份驗證漏洞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需要在網上滿足客戶的需求,并使用傳統的身份驗證機制時,就要對身份驗證漏洞保持警惕。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上海銀行因存在32項違法違規事實,被責令改正,共計被罰款1380萬元。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20日報道稱,由于系統安全故障,8日當天有超一千萬用戶和數千家企業無法正常使用電話、移動網絡和固定網絡。更令人擔憂的是,網絡故障導致該國出現了大規模的交通延誤、醫院電話線中斷、支付系統關閉的情況。
零信任是建立在嚴格訪問控制原則基礎上的安全框架。
它對所有個體采取懷疑的初始立場,消除了默認的信任假設。
在數據泄露上,用戶對API漏洞以及API安全事件可能產生的影響常常缺乏了解,因為API通常不是用戶最終直接交互的技術,并且會在某種程度上隱藏起來,用戶看不到它們的日?;顒?。
常用軟件和設備存在漏洞,新的高危漏洞也會不時被發現。據Statista的數據顯示,2022年發現的漏洞數量達到了創紀錄的2.5萬個。專用于研究漏洞的資源有限,無法及時修復,這引發了人們對可能出現新的大規模秘密建立的僵尸網絡進行有針對性攻擊的擔憂。
圈內有一個老掉牙的笑話是這樣說的:“換一只燈泡到底需要多少個黑客?”正確的答案是一個都不需要,因為沒有人知道燈泡已經換過了。拋開玩笑成分不說,如果黑客可以使用燈泡作為漏洞利用工具的一部分,會發生什么?
2023年11月15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審判白皮書》,針對近五年來全市法院審結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作出調研統計和實證分析。
近日,勒索軟件組織ALPHV(又稱BlackCat,前身是攻擊殖民地管道的DarkSide組織)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投訴,舉報其受害者——上市軟件公司MeridianLink未按規定披露數據泄漏事件。
Web3反垃圾郵件專家Scam Sniffer發現有攻擊者濫用以太坊的'Create2'函數繞過錢包安全警告和對以太坊地址進行投毒,在6個月內從9.9萬以太坊用戶處竊取了價值超過6億美元的加密貨幣。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国产雏女破苞在线播|九月婷婷人人澡人人添|青草娱乐亚洲领先91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