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半導體產業縱橫”,作者/豐寧。
模擬芯片負責處理連續的模擬信號,是電子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經歷了2022年下游需求低迷、砍單頻發后,模擬IC板塊因業績與估值雙殺而蟄伏。
從全球的模擬芯片廠商來看,因歐美企業布局較早,且與蘋果、英特爾等下游國際龍頭應用廠商緊密合作,全球模擬芯片市場長期被國際巨頭霸占。2022年,中國上市模擬芯片廠商的收入規模為670億元,僅為美國上市模擬芯片廠商(7484億元)的1/11。因此,全球模擬芯片龍頭的近期表現可直觀反映市場的發展現狀。
01
模擬巨頭表示擔憂
德州儀器2023年Q3營收45.32億美元,同比下降14%,位屬TI此前預測的第三季度營收43.6-47.4億美元范圍之間,季度營收環比持平,在本季度中,汽車行業繼續保持增長,但在工業領域的疲軟則有所擴大。
德州儀器擁有模擬芯片行業中廣泛的客戶群,其預測已然成為整個經濟需求的風向標。在財務報告中TI對Q4的營收預期在39.3億至42.7億美元之間,較Q3的預期下降了10%,這將打破連續三年的銷售增長。Edward Jones機構分析師表示,TI的這一預測反映出工業領域的需求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并且這種狀態可能至少在未來幾個季度持續存在。
ADI本季度營收為30.76億美元,同比下滑1%。分部門來看,工業部門營收16.29億美元,同比增長4%。汽車部門營收7.48億美元,同比增長15%。通信部門營收3.81億美元,同比下滑23%。消費者部門營收3.19億美元,同比下滑21%。通信業務方面,ADI表示,營收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基礎設施部署周期的時機。
考慮到這些因素,展望2023財年第四季度,ADI目前預計營收約為27億美元,上下浮動1億美元?;谶@一預期的中間點,公司預計鑒于廣泛的庫存調整,所有市場都將環比下滑。相對而言,汽車和消費板塊應該比工業和通信板塊表現好一些。
意法半導體第三季度凈營收44.3億美元,同比增長2.5%。正如預期,汽車業務持續增長是拉動營收的主要動力,而個人電子產品收入下滑抵消了部分增長空間。展望未來,意法半導體預計Q4營收為43.0億美元,環比下降3%,不及市場預期的44.5億美元。
安森美Q3營收為21.8億美元,同比下降0.54%,比分析師普遍估計的21.5億美元高出1.43%;按業務部門劃分,創紀錄的汽車收入為12億美元,同比增長33%;創紀錄的工業收入為6.16億美元,同比略有增長。展望未來,該公司預計第四季度收入為19.50億美元至20.50億美元,而市場普遍預期為21.8億美元。
安森美首席執行官哈桑·埃爾-庫里(Hassane El-Khoury)在財報后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開始看到一些疲軟的情況,歐洲一級客戶正在處理庫存,并且由于高利率,汽車需求的風險不斷增加。”據了解,安森美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汽車相關芯片。
02
庫存水平持續高企
眾所周知,模擬芯片公司已持續多月積極減產動作,然而從現狀來看,模擬芯片頭部廠商存貨水位仍在持續增長。根據gurufocus數據顯示,德州儀器Q3的庫存周轉天數拉長至203天,這一數據與德州儀器財報公布數據幾乎持平。德州儀器季度報告顯示,與上一季度相比,TI庫存金額繼續增長1.79億美元至39億美元,預計Q4將持續增長;存貨周轉天數環比小幅降低2天至205天,此前公司指引其合理庫存周轉天數在200天以上,認為當前庫存水平合理。
其余幾家模擬芯片龍頭企業的庫存周轉天數同樣呈現居高不下的態勢,雖減產動作仍在持續,但從現狀來看,模擬市場狀況仍不容樂觀。
再看中國的模擬芯片市場。2018-2021年間,國內模擬芯片設計廠商庫存周轉天數低于海外龍頭水平。但從2021年Q4開始,國內模擬芯片設計廠商的庫存周轉天數開始逐季增加,不斷超過海外龍頭的庫存周轉天數、擴大幅度也在增加。不過從國內市場的發展現狀來看,似乎要比國際形勢更加樂觀。
中國的模擬芯片廠商包括艾為電子、思瑞浦、芯??萍?、帝奧微、晶華微、芯朋微、卓勝微、力芯微等。
今年前三個季度,艾為電子的庫存周轉天數分別為297.22天、168.76天、113.1天;思瑞浦的庫存周轉天數分別為221.59天、217.42天、360.06天;芯??萍嫉膸齑嬷苻D天數分別為464.85天、312.76天、225.84天;帝奧微的庫存周轉天數分別為259.52天、213.72天、191.60天;晶華微的庫存周轉天數分別為893.08天、555.95天、624.07天;芯朋微的庫存周轉天數分別為240.69天、211.3天、184.54天。
不只是庫存周轉天數的縮短,近日,艾為電子、卓勝微、力芯微、晶華微等遞交了出色的三季報。艾為電子Q3實現營業收入約7.74億元,同比大增108.57%;力芯微Q3實現營業收入2.62億元,同比增長82.99%;卓勝微Q3實現營業收入14.09億元,同比增長80.22%;晶華微營業收入2868.87萬元,同比增長61.76%。
雖然短期內,國內模擬芯片廠商庫存去化成績較為明顯,引領業績小幅上漲,但整體行業庫存水位還處于較高的水平,就模擬芯片整體市場來說,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在消費電子徹底復蘇之前,模擬芯片廠商還需面臨較大的壓力。
03
IPO“折戟”
2023年,無論是半導體投資交易數量,還是交易金額都較上年同期下滑較為明顯。
在市場遇冷和融資遇阻的情況下,中小型模擬IC廠商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今年以來,已經有包括硅動力、鈺泰股份、芯龍技術、微源股份、中感微在內的數家模擬IC廠商主動撤回IPO申請。
原本硅動力科創板首發將于今年6月5日上會,卻在2日突然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亦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臨近上會,主動撤回IPO申請企業并不多見。硅動力成立于2003年5月,主營業務為快充芯片設計、研發和銷售,公司主營產品為AC-DC芯片和DC-DC芯片,其中AC-DC芯片為硅動力核心產品。從終端應用來看,消費電子為硅動力芯片第一大應用領域,消費行業景氣度也直接影響硅動力業績表現。
2月17日,上交所官網發布的一則公告顯示,該所終止了對鈺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審核。時隔半年,在今年9月,鈺泰半導體重新啟動IPO上市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鈺泰股份核心產品電源管理類芯片所屬的模擬芯片,市場壓力遠未緩解。一方面模擬芯片海外巨頭德州儀器自年初主動降價,下場與國內芯片企業展開“廝殺”;另一方面,市場需求恢復節奏不及預期。鈺泰半導體依舊面臨著產品需求下降及價格下跌的壓力。
6月30日,上交所披露了關于終止對深圳市微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審核的決定。微源股份是一家專注于高性能模擬芯片產品研發、設計和銷售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1月16日,深交所官網顯示,芯龍技術創業板IPO終止,公司撤單。除了終止IPO外,陸陸續續有多家初創模擬IC廠商被規模較大的廠商并購。
2023年1月,納微半導體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從希荻微二級子公司HaloUS手中收購其合資公司的剩余少數股權。該合資公司主要從事消費類AC/DC電源管理芯片的研發和銷售。
2023年6月,思瑞浦宣布收購創芯微95.6587%股份,并募集配套資金。創芯微是一家專注于高精度、低功耗電池管理及高效率、高密度電源管理芯片研發和銷售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其實,被并購這一情況在2022年就頻頻發生。
2022年3月,上海貝嶺宣布擬以3.6億元自有資金收購矽塔科技100%股權,同時以5005萬元收購上海翌芯持有的上海嶺芯剩余30%股權。矽塔科技主要從事電機驅動、電機控制芯片的模擬數字混合IC設計。
2022年6月,南京英銳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琻捷電子)宣布完成收購聚洵半導體76.90%股權。聚洵半導體主要產品為電源芯片和信號鏈芯片。
2022年8月,雅創電子以人民幣2.4億元通過股權轉讓方式取得歐創芯60%的股權。歐創芯主要從事模擬IC設計業務,交易完成后,歐創芯成為雅創電子的控股子公司。
04
如何押注?
根據WSTS預測數據,預計2023年模擬芯片市場仍將逆勢保持增長,全球市場銷售額有望增長1.56%達到909.52億美元,而同期全球集成電路銷售額預計將減少5.61%至4530.41億美元。
在市場持續衰退的當下,模擬芯片廠商應該如何錨定前行方向?
押注汽車市場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高速增長,支撐了汽車芯片包括車用模擬芯片需求的穩步提升。
首先看汽車市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發布信息顯示,2020年全球單車模擬芯片價值量約150美元,到2027年,單車模擬芯片價值量將達到300美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超過10%。電動化與智能化的發展使汽車成為模擬芯片第二大下游應用。
對于多家模擬芯片大廠而言,汽車終端市場的重要性逐年凸顯,并且在2023年起到了主要的收入增長拉動作用。
按照德州儀器官方數據顯示,近10年來,汽車業務對企業收入的貢獻持續升高。從2013年到2022年,汽車業務占比12%已經上升到25%,而工業領域的收入從30%上升至40%,個人電子產品收入從32%下降到20%,通訊產品占比從15%下降至7%,而企業系統產品占比維持在6%。
今年Q1恩智浦汽車芯片占到公司總營收的58.6%,Q2汽車芯片占到公司總營收的56.6%。值得注意的是,Q2汽車芯片營收同比增長9%、環比增長2%,至18.66億美元,優于分析師預期的18.5億美元。
英飛凌方面,Q1汽車產品收入增長11%,達到20.80億歐元,汽車業務占據英飛凌45%的營收。Q2汽車業務營收為20.80億歐元,同比增長40%,環比增長11%,首次突破20億歐元的季度營業額,Q3汽車業務營收環比增至21.29億歐元,占總營收的52%。
意法半導體方面,Q1汽車產品和分立器件產品部收入增長了43.9%,Q2季度營收增長34%,至19.6億美元,而分析師的平均預期為18.7億美元;Q3汽車產品和分立器件產品部營收為20.25億美元,同比增長29.6%。
雖然模擬市況持續低迷,但多家模擬芯片大廠仍在持續進行產能建設,這些模擬巨頭表示,將繼續在2023年推高投資。
同時,在ChatGPT火熱的當下,雖然率先在訂單層面受益的是英偉達為主導的計算芯片市場,但也對模擬芯片市場有一定需求。ChatGPT主要基于Transformer技術,進行大模型算法迭代,對算力的需求非常大,會推動模擬芯片的增長,比如電源管理芯片。在兩大強勢賽道的加持下,模擬芯片確實有望成為本輪下行行情中率先崛起的市場。
消費電子進入初步復蘇周期
隨著消費電子市場遭遇“寒冬”,倍加依賴消費市場的模擬芯片也極受沖擊,不過如今,在不同的終端市場,消費電子市場已呈現不同程度的復蘇。
IDC最新預測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有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來拐點,實現近10個季度的首次反彈。同樣持有樂觀態度的還包括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在前不久舉行的高通驍龍峰會上,盧偉冰談及了自己對于接下來手機市場行情的判斷,他表示,全球手機市場已經到達了低谷,并預計到2024年將實現5%的增長。至于國內市場,他認為2023年中國手機銷量預計為約2.68億部,下一年期待中國手機市場銷量提升至2.8億以上。
此外,筆記本出貨跌幅也有所放緩。根據TechInsights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Q3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總計5120萬臺,同比下降7%,這是自2022年Q1以來市場跌幅首次放緩至個位數。TechInsights分析稱,盡管筆記本電腦市場需求仍然低迷,尤其是商業市場的需求,但下降速度放緩表明,市場已經度過了最糟糕的時期。筆記本電腦市場正在緩慢復蘇,隨著Windows 10的支持服務將在2025年結束,以及更新周期到來,將推動市場在2024年進入增長。
不過對于未來,國內不少模擬廠商都預測消費領域增長還需一段時日。